第七章 汉兵已略地 四面楚歌声(下
好⽇子不长。
好⽇子不长。
京戏逐渐成了备受攻击的目标。
大概因为搞⾰命不可以停顿,非得让民人忙碌起来,没功夫联想和觉悟。运动一个接一个。经常

,永久

,海枯石烂。
有人说,艺术是腐化堕落的,只能赚人无谓的感情,无谓的感情一一被引发,就危险了。对劳动的影响至大,在新社会中,劳动是最大的美德。感情是毒。
而在京戏中,不外全是帝王将相,才子佳人的故事,是旧社会统治阶级向民人灌输

信散播毒素的工具,充満封建意识。
习惯了舞台生活的角儿,一下子闲得慌。
草地浸润在晨雾里。喊嗓声悠悠回

在陶然亭里外。雨过了,天还没晴,悲凉的嗓音,在

茫⽩气中咿呀地

窜,找不到出路。蝶⾐孤寂的⾝影,硬是不肯回头。
社会跟班不吃那一套。他也是⽩积极。有戏可唱还好,但,事实上连戏园子也废了。
门开了,借着一小块的天光,把蝶⾐的影儿引领着,他细认这出头的旧地,恋恋前尘。香

词儿如灰飞散,指天誓约谁再呢喃?
此地已是坟墓般沦落了。
到处是断栏残壁,尘土呛人。不管踩着上面,都发出叹息似的怪响。“盛世元音”“风华绝代”“妙曲魂销”“艺苑奇葩”的横匾,大字依稀可辨,却已死去多年。
年已不惑的程蝶⾐,倒背双手,握着雨伞,踏上摇摇

坠的楼梯,走到二楼,自包厢看至大舞台。他见到自己,虞姬在念⽩:
“月⾊虽好,只是田野俱是悲秋之声,令人可怕。”
大伙仍在听,都朝他死命的盯着,拼尽全力把他看进眼里,心中,无数风流,多少权贵,这不过是场美丽的恶梦。
举座似坐着鬼,是些坚决留下来的魂儿。还有头顶上,自儿时便一直冷冷瞅着他数十年的同光十三绝。鼎鼎大名的角儿,清人,演过康氏,梅巧玲,萧太后,胡妈妈,王宝钏,鲁肃,周瑜,明天亮,诸葛亮,陈妙常,⻩天霸,杨延辉等十三个角⾊的画像,经得起岁月的只是轮廓,后人永远不知道他们原来是上面颜⾊,淡印子,不走。
蝶⾐也不走。
过了很久。
忽传来阵阵广播声。大喇叭:
“产无阶级文化大⾰命是一场触及人们灵魂的大⾰命!”
“触及人们灵魂!”
“灵魂!”
都向着灵魂咄咄相

。
蝶⾐不寒而栗,暂借颓垣栖⾝的燕子马上受惊,泼剌剌忽啦啦地扑翼翻飞。预感巢⽳将倾。
待他终拾回他的伞,出到门外,才不过三四点光景,天已黑了。
⽑主席这样说:“牛鬼蛇神让他出来,展览之后,大家认为这些牛鬼蛇神不好,要打倒。毒草长出来,就要锄。农民每年都锄草,锄掉可以作肥料我们是一

一捉,一斗一捉”
从前是

世,也不是没闲过。生活最没保障时,就只有舂节,端

,中秋等节⽇上座较好,其他的时间,各人四出找些小活,拉洋车,当小工,绣花,作小贩,自谋挣钱之道——但像如今这种“冷落”却是黯无前景,伸手不见五指的政治政策上的冷落。隐隐然被推至岌岌可危的地域。
不过他们虽手无寸铁,却是最好的宣传工具。一九六五年,样板戏面世了!这千锤百炼的“样板”一切的音乐,舞蹈,戏剧,服装,布景,灯光悉数为一个目的服务,只消大伙分工,把它填満。
蝶⾐和小楼,也被相中为样板戏演员,但他们都不是主角。不是英雄美女,才子佳人。
演出之前,没有剧本曲本,没有提纲,而是先接受教育。
晚上回去背诵。
小楼艰辛地,一字一断,背诵给菊仙听:
“——成千上万的先,先什么?先烈,为着民人的利益,在我们的前头——英勇地牺牲了。嗳——让我们⾼举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⾎迹——”
他拍打自己脑袋:
“他妈的又忘词了!这脑袋怎么就不开这一窍呢?多少戏文都背过了呀!”
意兴阑珊。
什么《红灯记》,什么《智取威虎山》,什么《红⾊娘子军》全都是阶级斗争。
菊仙只熨贴忍耐,像哄一个顽童:
“千斤口⽩四两唱嘛。来,再念。”
小楼又重振雄风似地,好,豁出去,就当作是唱戏吧,不求甚解,抑扬顿挫,他有艺在⾝的人,就这样:
让我们⾼举他们的旗帜,
踏着他们的⾎迹前进吧!
用⽑泽东思想来武装,
以顽強的斗志,
顶恶风,战黑浪——
树立了光辉的样板!
哈哈哈!
这法子管用!又下一城。
菊仙看着她心疼的大顽童,泪花

转:
“小楼,好!”听了一声彩,小楼回过一口气,又不満了:
“你说,这⾰命样板戏有什么劲?妈的,无情无义,硬邦邦!”
“哎,又来了,别

说。”
菊仙又担忧地:“你在外面有这样说过吗?”
小楼昂首:
“我没说什么。”
“告诉我,你说过什么?”
“也无非是点小牢

。哦?怕噎着,就不吃饭?”
“跟谁说的?”
“小四他们吧,非要问我意见,那我明⽩点。”
“我有哪一天不叮嘱你?”菊仙:“在家里,讲什么还可以,一踏出门坎儿,就得小心,处处小心——”
又再三強调:
“千万别烂膏药贴在好⾁上,自找⿇烦!”
“得。”小楼大声地应和:“我出事了,谁来照顾我老婆——嗳,都得唤‘爱人’,真改不了口。”
“小楼——”菊仙又要止住他了。她真情流露,投⼊他怀中:“我跟了你,不想你有什么漏子,让人抓了把柄。我不要英雄,只要平安!”
大半辈子要过去了。
是的,这个时代中再也没有英雄了。活下去,活得无风无浪,已经是很“幸运”的一回事了。不要有远大的⾰命理想,不要有鲜明的阶级立场,更不要有无畏的战斗风格。
不要一切,只要安度余生。
在产无阶级之中,有没有一个方寸之地,容得一双平凡的男女?平凡的男人,平凡的女人,就是理想。她甚至愿望他

本没演过霸王。
“你冷吗?”小楼陡地惊觉她在发抖。
“没有,我只是抖。”
窗外若无其事地,飘起温柔的细雨。
小楼一抬眼,故剑犹挂在墙上。他推开菊仙,拔剑出鞘。
挥动宝剑

舞一番,只道:——
时不利兮,骓不逝,
骓不逝兮,可奈何——
一派壮志蒿莱,郁闷难抒。末了只余欷嘘。
菊仙见那妖魔般的旧物,一语不发,把剑收好,挂回墙上。⽑主席的像慈祥地瞅着他俩。菊仙只朝窗外一看:
“这几天尽下雨。”
转晴时,戏园子竟又重新修葺好了。
它换过新⾐,当个新人。
舞台两侧新漆的红底子⽩字儿,赫然醒目,左书“文艺为工农兵服务”右书“文艺为社会主义方向服务”不工整,对不上。横额四个大字,乃“兴无灭资”
一九六六年,样板戏《智取威虎山》正演到“闯⼊虎⽳”一场。小四担演杨子荣——⾝穿解放军追剿队服装,站得比所有演员都⾼,

有朝

,智勇光辉,他握拳,瞪眼,眼珠子因着对

的倾心忠诚而瞪着,随时可以迸跳下台,他摆好架势,在群众面前,数落着阶级敌人种种劣迹。
程蝶⾐和一众生旦净末丑,充当“群众”老百姓,他仍是不欺场地做着本分,那索然无味的本分。
杨子荣在争斗:“八大金刚,无名鼠辈,不值一提——”
段小楼,他运⾜霸腔,⾝为歹角,金刚之一,于舞台一个方寸地,一句啸号,声如裂帛地吼了:“宰了这个兔崽子!”
台下观众如久违故人,鼓起掌来,一时忘形,还有人叫好:
“好!这才是花脸的正宗!”
“真过瘾呐!”
杨子荣下句唱的是什么?大伙不关心了。小四照样唱了,脸上闪过一丝不悦。蝶⾐没发觉。小楼也没发觉,享受着久违的彩声,劲儿来了。
得好好唱。对得起老婆对得起自己这半生的艺吧,只要功夫到了家,搁在哪儿都在。死戏活人唱,就是这道理。
菊仙在上场门外,一瞧,戏外有戏。玲珑心窍的女人,世道惯见的女人,恰恰与小四那复杂的眼睛打个照面。
她的心忐忑跳了好几下。
当夜,就“自动自觉”了。
那时势,每个人虽在自己家中,越发畏缩,竟尔习惯了悄悄低诉,半俯半蹲,正是隔墙皆有耳,言行举止,到了耳语地步。
旧戏本,脸谱图册,都一页页撕下,扔到灶里烧掉。行头,戏⾐,顺应号召,要上缴。跟着大队走,错不到哪儿去。
好好的国中,仿佛只剩下两种民人——“顺民”和“暴民”没有其他了。
末了,菊仙捧出她的珍蔵。是她的嫁⾐。小楼见她趑趄,不舍,便一手抢过来。
菊仙问:
“这?你说——”
“

什么?”小楼从

底下菗出一张塑料布:“你把它包好了,蔵到⽔缸底下去。没事,新娘子的嫁⾐,我舍得你也舍不得!”
“我怕呀。”
“别怕。有我。”
菊仙蹲着包裹红裳,抬起头来,目光灼灼:“小楼,你不会不要我吧?”
小楼没回答。他拿起一瓶二锅头,倒⼊碗中,大口一喝。碗儿啪一声放下,酒溅洒了点。菊仙站起来,也端碗喝一口。小楼把心一横:
“要!马上要!”
“小楼,我这一阵很晃,拿东忘西。又怕你又怕我”她喃喃地言辞不清。忙

地,解着小楼的⾐扣。小楼解着她的。
菊仙含着泪,很

动:
“——想再生个孩子,也——来不及了!”
因着恐惧,特别

情,凡间的夫

,紧紧纠

,近乎狂疯。只有这样,两个人亲密靠近,融成一体,好对抗不详的明天。
不是二锅头的醉意,是野兽的咆哮,要依靠原始的

合击撞,来掩饰不安和绝望。逃避现实。
运动来了。
无路可逃。
两人来至蝶⾐宅外。小楼拍打着门。
“师弟,开开门!”
菊仙也帮个腔:
“蝶⾐,我俩有话劝劝你。”
原来蝶⾐在院子中晾晒行头戏⾐,把自己埋在一片奇花异卉,云蒸霞蔚之中,数天不曾表态。已是最后关头了。他不

,人家也来封,派征抑或认捐,反正是“分手”之⽇。
他听得两口子在门外,焦虑而关怀,告诉他一句话:
“运动来了!”
“运动?”
他不清楚这是什么。外面的戏究竟演到哪一折呢?他们指的是鹿还是马?都说“从此”不再唱旧戏了,一切都无用武之地了。
是必然吗?
要不由人家毁灭,要不自己亲手毁灭。
他决意不理会门外的伉俪。他才不需要劝慰。切肤,撕⽪,是自家之疼。
蝶⾐缓缓地,用一把好剪子,先剪绣鞋,再剪戏⾐。満院锦绣绫罗,化作花飘柳

。任从小楼又急又气,他无言以对。
一个人,一把火,疑幻疑真。他亲自,手挥目送,行头毁于一旦,发出嘶嘶的微响,瞬即成灰,形容枯槁,永难缀拾
他痛快,觉得值!
喉头⼲涸,苍⽩的脸异样地红——我就是不

!我情愿烧掉也不

!
辜负了师哥的关怀了,他不听他的。若果他一个人来劝,他也许打开了门,容他加⼊,二人赏火去。他有伴儿,就拒诸门外算了。
微风吹卷,蝶⾐嗅到空气中苦涩而刺鼻的味儿,戏⾐有生命,那是回集体的火葬——
但,不过一回小火。
今天,剧团全体人员在会议室上学习班,学习⽑主席对文艺界的批示。人人都是解放装,再无大小角儿分野,庄严肃穆认真地坐好,手持一本语录,一本记事薄,这是一向以来的“道具”
但这不是一向以来的学习。
剧团记书慷慨陈辞:
“咱剧团演的是⾰命样板戏,不是旧戏,不能像旧社会般,灌输

信,散播毒素,标榜⾝价——”
记书一瞥小楼。他不知就里,只稳当的坐着,又一瞥小四,小四若无其事。他便继续往下说了:
“最近,有人在闹个人英雄主义,演土匪,念⽩震天价响,淹没正面人物的光辉形象,这是在演出江青统治亲自导领加工修改的《智取威虎山》时,出了抵触了产无阶级文艺路线的立场问题。”
他厉声一喝:
“段小楼!”
小楼越听越不对劲,冷汗冒了一⾝。山雨

来风満楼。末了终于正面把他给揪出来。
“你认识自己问题的严重

吗?你对大伙说说你的居心何在?”
全体人员一起望向段小楼。
蝶⾐怔住——他以为那挨批的是自己,谁知是小楼出事了。
小楼只觉无妄之灾,又气又急,脖子耝了,连忙站起来自辩,理直气壮:
“咱们唱戏的,谁不知道只有‘卯上’了,才能发挥⽔平?我给杨子荣卯卯劲,好烘托他呀。台上这二亩三分地,比着来才出好庄稼,咱们错了”
“段小楼,你种过地么?你是产无阶级的农民么?你配打那样的比喻——”
小楼张口结⾆,又一项新罪名?
他呆站着。冷汗汇流成河。
那么⾼个子,一下子矮了半截。
M.yOUmUxs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