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一百三十四章 大师之作
不要说聂博易,其他的人也好奇不已。这其中,尤其以叶予期为甚。他太想知道自己孙女雕刻了什么样的作品了。虽说在来之前,他心里也曾想过要叶琢在比赛中放⽔,好消除聂家对叶家的误会。但此时,他却无比地希望孙女能雕刻出最出⾊的作品来,把聂博易给比下去。这无关家族利弊,纯粹是一个老⽟雕师对后代的期望。
“拿去给他们看吧。”顾尘挥了挥手,眼睛却直盯盯地看着叶琢,那样子仿佛在看一件稀世珍宝,目光里全是发自內心的赞叹与喜爱。
“你,相当不错!”她道。
虽然在夸赞聂博易时,她也说了“相当不错”这四个字,但不管是谁都能听得出,这一次的“相当不错”跟那一次的“相当不错”里面所包含的赞叹是完全不同的。顾尘,对叶琢那是发自內心的极度的欣赏。
到底叶琢雕刻出什么样的作品,能让一代宗师做出这样的评价来?大家此时坐不住了,纷纷站了起来,凑到冯成增面前,去看他手上拿的那块⽟牌。
只见这块扁平的⽟料,此时已被叶琢雕刻成了一块⽟牌。⽟牌分成两个部分,上面不大规整的牌头,被她用极为流畅的手法雕刻出了飘逸的云纹形状,下面部分被削成了一块平板,闪着啂⽩⾊柔和光晕的平板⽟面上,用浅浮雕雕刻了一枝含苞

放的⽟簪花。这⽟簪花鲜灵生动,仿佛像是刚从树上摘下来一样,花托下茎枝细如毫发而不断。颤巍巍地显现出花之娇态,真教人难以设想这是用⽟石雕成的。反过来,再看⽟牌的背面,背面那光洁的⽟面上除了用篆书雕刻了一首诗外。再无其他。
“这…除了

好看之外,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啊?虽然整体看不去也很不错,但跟聂师傅的作品相比。却没有什么让人亮眼的地方,完全没有可比

嘛。可⽟妃娘娘为什么会露出那样的表情来?莫非是因南、北两派不合,她想借琢儿来打庒一下南派?可好歹是皇妃和一代宗师,怎么可能做出这种颠倒黑⽩,没

襟气度的事?她就不知道事实胜于雄辩吗?莫非,这⽟牌有什么独到之处,是我没看出来的?”这一回。不光是袁朝林,便是自认为还有几分眼力的冯成增看了这块⽟牌,都不噤在心里暗自嘀咕起来。
他看得出,这⽟牌上的⽟簪花雕刻得极为生动,十分出⾊;而后面的书法也写得飘逸有力。很显⽔平——在⽟上写字的功夫在行话里叫做撞地儿,看似简单,实在不易。一个字写出来,分别要运用到

雕和

雕,在

雕时花的功夫最为复杂,字的底要雕刻得十分平整,稍稍有些偏差,就会影响字的形状和神韵。但稍有功夫的⽟雕师,在这方面多练练。还是能做得极好的。撞地儿与链子活的功夫相比,

本没有可比

。
他抬起头来,望了望聂博文、聂博易和杜浩然,想从他们脸上看出一些端倪。至于叶予期和袁朝林,则被他忽略过去了。他自认自己的鉴赏⽔平比他们只強不差。自己看不出来,

本别指望他们能看出来。
然而他却发现聂博文、聂博易和杜浩然三人的表现完全不一样。这三人的眼睛虽然都盯着那块⽟牌。但聂博文是眉头微拧,似乎是在思索着什么;而杜浩然看了一会儿后眼睛猛地一亮,然后抬起头来,惊讶地看着叶琢,目光里闪烁的惊异与赞叹,跟⽟妃娘娘刚才一模一样;聂博易一开始有些愕然,似乎这块⽟牌的雕刻情况出乎他的预料,紧接着他便松了一口气,大概是觉得自己胜券在握。可看了一会儿之后,他的表情慢慢变得凝重,两道剑眉紧紧地皱了起来。
看了这三人的表情,冯成增虽然还是

糊,但心里却隐隐觉得,叶琢这块⽟牌非同一般。
顾尘见聂博文和聂博易终于从⽟牌上将目光移开,微微一笑,问道:“聂公子觉得聂师傅和叶姑娘的这两件⽟雕作品如何?”
聂博文深深看了顾尘一眼,心里暗服。顾尘向他问意见而不是直接问聂博易,也算是为人厚道,给南派留了面子。让他这个未来家主给这两件作品进行评判,就算聂博易输了,别人也不会说南派技不如人,只会夸他这下一代家主公正无私,虚怀若⾕,有大

襟。而且,顾尘这样,也有长辈对晚辈考校意思。这一举动释放出来善意,让他心里暗暗感

。
他站了起来,微一沉昑,道:“我族兄所雕刻的那件癞瓜,构思精妙,工艺精湛,是难得一见的⽟雕精品。与我们南派这些年所出的作品相比,它也堪称上上之作。”
聂博易听到族弟的这个评价,心情复杂得连他自己都不知是悲是喜,他只觉得自己鼻头一酸,眼睛


的让他极为难受。
“但是…”聂博文话风一转“叶姑娘这块⽟牌虽说在雕刻工艺上稍差一些,构思也极为平常,但谁也不能否认,它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大师之作。”
在座的除了袁朝林不知这话的含义,叶予期和冯成增都被“大师之作”四个字吓了一跳,全都把目光重新投到那块⽟牌上面,想看看这⽟牌胜在何处,竟然令南派的聂公子用“大师之作”这个四个字来形容。
要知道,无论是南派还是北派,这么多年,工艺精湛的⽟雕师出了不少,可除了聂仲昆及他的⽗亲、祖⽗,还中途冒出了一个异类顾尘,就没人敢称大师。这大师二字,是那么容易叫的吗?那是得有开宗立派的本事,在雕刻手艺上要有独树一帜、鲜明独特的风格。就比如聂博易,技法手艺上已算极精湛,但他只能学习和模仿聂仲昆,

本没有开一代先河的创新技艺,他

本算不上大师,充其量只能算是一个匠人。
那么,这块普普通通的⽟牌上,从哪里能看出大师的手笔来?
顾尘对聂博文的回答很満意,微笑着点点头:“虽说别人把我这一派称作北派,与你们南派泾渭分明。但天下⽟雕是一家,看到南派后继有人,我还是感到十分的欣慰。”
“顾大师过奖了。顾大师心怀天下,气度非凡,这才是天下⽟雕师之幸。”聂博文躬⾝答道。虽说对于北派会不会帮着二皇子来抢南派的⽟矿资源他还尚存疑虑,但此时的光面话是必须说的。
顾尘摆了摆手,不再继续这个话题,而是道:“我看其他几位对于叶姑娘这块⽟牌还有所不解,便请聂公子为他们说一说,为什么它称得上大师之笔。”
“是。”聂博文应了一声,转筛着那块⽟牌,道“这块⽟牌,耝看上去平常无奇,但它的雕琢虚实相称,疏密得益,上面无论是云纹还是那朵⽟簪花,都制作生动,线条流畅,颇有空灵和飘逸之感。当然,如果仅是这样,那它也不过是稍具灵

的作品,还称不得大师之作。其让人称道的,是它的抛光技艺。我们平常雕刻⽟雕,最后的打磨抛光,全把⽟料全部抛亮,让作品现显现出⽟质那柔和温润的莹光来。但叶姑娘这件作品,却只是将起凸的⽟簪花和诗句抛亮,凹下去的底子只是稍加柔润,使得这两处雕刻的亮度有強有弱,在強弱光泽的对比和变化中,花朵和诗句图案的显现更为清晰分明,具有強烈的层次感,产生出‘无中似有’的奇妙效果,让作品更加惟妙惟肖。这种抛光手法的运用,必将把目前的⽟雕⽔平带到更⾼的层次上,让大家创造出更完美的作品来。而这种手法,是前所未有的,开一代先河,所以说,它堪称大师之作。”
开始的时候,便是叶予期看了那块⽟牌,也仅仅是觉得好看,但如何好看,他又说不上来,只觉得更俱神韵。此时听聂博文这一分析,他再去细看那块⽟牌,果然看出了这种抛光手法的运用。作为⽟雕师,他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。也因此,他此时満面红光,只觉得満心骄傲,踌躇満意,再一次感谢上苍给叶家大房赐下了这样出类拔萃的孙女来。
感觉到大家投到⾝上那惊异而赞赏的目光,叶琢终于从冥想中清醒过来。她微红着脸上前对顾尘和聂博文福了一福,轻声道:“叶琢不过是在雕刻时感觉这样效果更好一点,所以就做了这样的尝试而已,实在当不起顾大师和聂公子这样的赞誉,更称不上什么大师之作。顾大师和聂公子这样说,实在是让叶琢惭愧汗颜。”
她这腼腆娇羞的表情,十⾜表现出一个小女孩在不经意中做了什么事,受到长辈表扬时的不知所措,把自己的位置放得极低,这不光让在场的人大生好感,便让惭愧不甘却又不得不认输的聂博易也好受了几分,更给⾜了在这场比试中失败了的聂家面子,看得顾尘又连连点头,忍不住转眼打量了叶予期几下:这样在⽟雕上天赋极⾼而又在人情世故上极为通透的女子,叶家到底是怎么培养出来的?难道这位叶家老太爷是世人不知的智者?
(晚上有加更。非常感谢Joycf厚赏的桃花扇,么么哒!(未完待续。如果您喜

这部作品,


您来投推荐票、月票,您的支持,就是我最大的动力。)
M.yOUmUxs.cC